春節一直是歷年民眾消費的重要節點,今年春節終端消費走出“陰霾”,顯著向好。宏觀層面,根據文化與旅游信息部消息: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.08億人次,同比增長23.1%,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.6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.43億元,同比增長30%,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.1%。同時根據央視網消息:今年春節假期,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與上年春節假期相比增長12.2%。其中,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同比分別增長10%與13.5%,生活必需品、家居升級類商品、旅游服務等消費增長較快。春節假期,部分外來務工人員返鄉過節,受此帶動,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廣西等勞動力輸出大省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.3%、22.3%、16.1%和23.9%。
在“吃”上,根據美團1月27日發布的消費數據,春節假期前6天全國多人堂食套餐訂單量,同比增長53%。各大商場,景點的餐飲店大排長龍,刷號聲不絕于耳,這些正是“煙火氣”回歸的縮影。
在“穿”上,根據京東發布的《2023春節假期消費趨勢》數據,“兔”主題珠寶首飾銷量增長10倍,禮盒類商品整體銷量同比增長超50%;同時滑雪運動走入千家萬戶帶動了“冰雪經濟”的興起,2023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滑雪褲、滑雪車和滑冰鞋的成交額同比增長達98%、86%和73%。冰雪運動的蓬勃發展疊加嚴嚴冬日,消費者對于“過個熱乎年”的需求增加。據京東銷售情況顯示,春節期間水暖毯、毛線帽的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0%。
在“住”上,酒店訂單爆滿,三亞春節期間部分酒店最高價格達20萬元每晚,西雙版納部分酒店最高價達8萬每晚,可以看出春節黃金周酒店市場”供不應求“。根據支付寶發布的《2023年春節消費觀察》數據,關鍵詞“酒店預訂”的搜索量增長6倍,酒店消費支出同比增長8成,云南、西藏、廣東、陜西、福建的熱門旅游城市酒店消費增幅均超2倍。同時在,攜程平臺上酒店預定量反超2019年,跨省酒店預定量超過8成。
在“行”上,據同程旅游數據顯示,2023年春節黃金周期間,同程旅行平臺國內機票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129%,汽車票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230%,火車票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18%。同時,在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,2023年春節期間平臺上每位出行的旅客相較去年多走了400公里,出境機票同比增長達6.7倍。與此同時,攜程平臺的數據也凸顯春節期間消費的火熱,跨境機票訂單同比增長4倍以上。曼谷、新加坡、吉隆坡、清邁、馬尼拉、巴厘島等成為最受中國旅客歡迎的跨國旅行目的地,均為東南亞目的地。并且在途牛平臺上也顯示出相同的“火熱”,數據顯示春節跨省出游的比例高達68%,跨省游成為出行的”主旋律“。
在“樂”上,電影消費“異軍突起”。今年電影“春節檔“,截至27日24時,2023年“春節檔”電影總票房超67億元人民幣共有1億多人次走進電影院,為“電影經濟”添磚加瓦。
春節黃金周消費的火熱不僅僅是直接反映短期民眾迫切的消費需求,同時也反映了階段性全國消費信心的提振,給2023年全年的終端消費開了個好頭!然而疫情并未遠去,人們擔憂情緒仍在,因此報復性消費持續性如何有待觀察。